当前位置:

基孔肯雅热?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都在这!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编辑:伍玉桃 2025-07-31 09:38:00
—分享—

王先生从东南亚旅游归来后的第三天,突然高烧至39.5℃,全身关节剧痛难忍,手腕和脚踝处肿胀明显,甚至无法正常行走。与此同时,他的躯干和四肢出现了大片红色皮疹。医生检查后询问了他的旅行史,最终确诊为基孔肯雅热——一种许多人尚不熟悉的蚊媒传染病。

就在近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报告了一起由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30日,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000例,均为轻症。随着夏季蚊虫活动高峰的到来,这种疾病的防控形势变得严峻起来。

基孔肯雅热1.png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其名称“基孔肯雅”(Chikungunya)源自非洲坦桑尼亚的土著语,意为“弯曲的”,形象地描绘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弯腰屈身的典型姿态。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两种“花蚊子”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蚊子也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它们通常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自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被发现以来,基孔肯雅病毒已扩散至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近期广东佛山的疫情提醒我们,这种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基孔肯雅热2.png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识别症状:不只是发烧那么简单。

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1-12天(多数为3-7天)。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联征:

1.突发高热:体温常迅速升至39-40℃,持续3-7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双峰热”——退热后再次发热。

2.剧烈关节痛:这是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疼痛主要累及手腕、脚踝、手指和脚趾等小关节,呈游走性和对称性。患者常因疼痛而活动受限,严重者甚至无法下床行走。腕关节受压引起的疼痛是本病的特点。

3.皮疹:约80%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和足底。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正常,可伴有瘙痒,数天后消退时可能伴有脱屑。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结膜充血等症状。虽然多数患者1-2周内可自愈,但约10-30%的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基孔肯雅热3.png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区别

基孔肯雅热VS登革热:关键区别要知道。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都是由伊蚊传播的传染病,初期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但仍有细微的区别:

1.关节症状差异: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更为剧烈且持久,主要影响小关节,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登革热则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痛和骨关节痛。

2.出血倾向:登革热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等出血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脏器损伤;而基孔肯雅热极少有出血表现。

3.发热特点:登革热常为持续高热;基孔肯雅热可能出现“双峰热”模式(退热后再次发热)。

4.实验室检查:登革热患者常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基孔肯雅热患者血常规变化不明显。

5.皮疹表现:基孔肯雅热的皮疹多在躯干和四肢伸侧,疹间皮肤正常,可伴脱屑;登革热的皮疹多见于颜面和四肢,典型为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不脱屑。

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合理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若有疫区旅居史并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基孔肯雅热4.png

如何预防这种疾病?

预防关键:防蚊灭蚊,人人有责

我县暂时没有监测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但有白纹伊蚊分布,一旦有病例输入,就有可能引起本地传播流行!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防蚊灭蚊。以下措施需要每位居民的积极参与:

1.环境治理(清除孳生地)

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

2.个人防护

穿衣“武装”:户外活动时,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护盾”:在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并按说明定时补涂

居家防护:安装纱门纱窗,睡眠使用蚊帐

避免高危地:减少在树荫、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特别提醒:白纹伊蚊(俗称“亚洲虎蚊”)在我国分布广泛,居民需提高警惕。

基孔肯雅热5.png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

缓解症状是重点。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1.退热止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增加出血风险。

2.关节痛管理:对于持续性关节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如布洛芬)或短期糖皮质激素。

3.休息与补水:保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重症监测:婴幼儿、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严重出血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基孔肯雅热6.png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编辑:伍玉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