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醉美城步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戴方财 编辑:伍玉桃 2025-10-24 16:05:44
—分享—

晨雾如素纱轻笼苗乡,当第一缕曦光穿透南山牧场的云层,洒在错落的吊脚楼黑瓦上,我便知自己又一次沉醉在城步的怀抱里。这座藏在湘西南群山深处的苗族自治县,像一坛陈酿的米酒,初尝是山水的清冽,再品是人文的醇厚,回味间尽是岁月沉淀的芬芳。

城步的醉,先醉在山水的灵秀。南山牧场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八十里大南山如绿色的海洋,铺展在海拔1700多米的群山之巅。清晨的牧场最是迷人,薄雾在草甸上流动,成群的奶牛低头啃食着带着露珠的青草,铃声清脆悠远。站在紫阳峰上远眺,云海翻涌间,风车阵列缓缓转动,与远处的雪峰山脉相映成趣。待到日出东方,金色的阳光将云海染成霞红,整座牧场便成了一幅流动的油画。而到了盛夏,这里平均气温不过二十摄氏度,凉风习习,是天然的避暑胜地。牧民们的蒙古包散落在草原各处,奶茶的香气混合着青草的芬芳,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除了南山的壮阔,城步的水更添几分柔情。巫水穿城而过,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缠绕着苗乡。沿江而行,可见渔舟唱晚,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两岸的吊脚楼和依依杨柳。上游的白云湖,湖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叠翠,乘舟泛游其间,看水鸟低飞,听渔歌互答,恍若置身世外桃源。更令人称奇的是长安营的古杉群,千年古杉直指苍穹,树干粗壮得需数人合抱,枝叶繁茂如伞,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据说这些古杉是明清时期苗族先民栽种的,如今已成为城步的活化石,见证着苗乡的沧桑变迁。

城步的醉,再醉在人文的厚重。苗族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走进苗寨,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木质的结构透着古朴的韵味,雕花的窗棂、飞翘的屋檐,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苗族工匠的精湛技艺。每到农历六月初六的苗年,苗寨便成了欢乐的海洋。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男人们吹奏着芦笙,女人们跳着欢快的摆手舞,银饰在阳光下闪烁,发出清脆的声响。拦门酒是苗寨的待客之道,醇香的米酒盛满牛角杯,主人家唱起热情的敬酒歌,让远方的客人在酒香与歌声中感受苗乡的热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步的精神密码。苗族油茶制作技艺堪称一绝,将茶叶、茶油、米花、花生等食材放入特制的茶锅中反复捶打、炒制,再加入沸水煮沸,一碗香气四溢的油茶便制成了。茶汤色泽金黄,入口先苦后甘,既能解渴又能饱腹,是苗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此外,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绣等非遗项目也独具特色。银匠们用精湛的手艺将银条打造成精美的头饰、项圈、手镯,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苗绣艺人则用五彩丝线在绸缎上绣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精美,寓意吉祥。

城步的醉,更醉在发展的活力。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城步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书写着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南山牧场的乳制品畅销省内外,成为带动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苗寨的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游客在体验苗族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西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我见证了城步的民生温度。志愿者们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文化下乡等活动,为村民们送去知识与温暖。留守儿童之家内,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读书、画画、做游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享受着专业的照料,安度晚年。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让城步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也让苗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夕阳西下,巫水河畔的灯光次第亮起,与天边的晚霞交相辉映。苗寨里传来悠扬的芦笙声,混合着油茶的香气,让人沉醉其中。城步的美,是山水的灵秀,是人文的厚重,更是发展的活力。它像一位温柔而坚韧的苗族姑娘,用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无论身处何方,总会想起城步南山的青草、巫水的碧波、苗寨的歌声和油茶的醇香。那抹深入骨髓的眷恋,是城步给予我的最珍贵的馈赠。或许,这就是乡愁的滋味,是无论走多远,都让人魂牵梦萦的牵挂。醉是城步,醉在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风情,每一个温暖的瞬间。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作者:戴方财

编辑:伍玉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闻网首页